认识陈阿月,是太和南源电车部制衣流水线待建立之时。因为今年冬季,太和南源想提升电车部效率和技术,就请在制衣方面有较多经验的南泉公司资助。而陈阿月在南泉是公认的妙手,制衣技术和治理技术都很过硬。于是在这个严寒的冬天,她来到了太和南源担当指导。
文静的她,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乌黑的头发。举手投足间,都散发出南方女子特有的灵秀之气。制衣流水线建立第一天的晨会是阿月和太和南源领导配合主持的,在领导的介绍和各人的掌声中,陈阿月和太和南源结下了不解之缘。
阿月从流水线第一道工序开始详细讲解、梳理。指导的时候,她会坐到工人电车上,边做边讲解,应该注意什么细节,拿衣服时的手势要怎样才会便当、顺畅。每一个细节都慢慢解说,最后还会再确认一遍:“听懂该怎么做了吗?”如果告诉她另有不懂的地方,她会不厌其烦地再做一遍,直到员工都弄懂为止。
阿月就是这样手把手的教每一位工人,做差别的工序。她的一丝不苟,她的尽职尽责。她的无私贡献的精神深深地熏染和激励着电车部每一个人。与此同时,她的坚持、自信、开朗和容纳又温暖着我们的心。和阿月虽然仅有十多天的接触,我对她犹如几多年前的老友,是那么的亲切和依恋。
目前,太和南源电车部的革新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剩下的工艺细节还需要我们慢慢推测。明天,阿月也许会踏上南去的列车,带着我们的友谊与牵挂,离开太和南源回到她所在的南泉公司。
虽然阿月离开了太和南源,但她对我们的资助还在连续发挥效果,南北的距离阻隔不了我们的感恩之心——是她的细心和耐心,教会了电车部员工怎么才华做好衣服,她资助我们凝聚了团队,让团队逐渐优秀。虽然她回到了南泉,可是她的笑容已经印在了我们的心里,在太和南源电车部员工的耳边依然回荡着她甜甜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