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种种P图软件盛行的今天,人们只需轻触屏幕就能有一张标准的“美人脸”;而摄影师老王却坚持以工笔画法为黑白照片上色,耗时虽长,却创立出一幅幅极具古韵之美的作品。P图软件下的脸虽然美,但我更爱工笔画下那生动真实的面容。
P图软件下的脸诚然美丽却失之真挚,便如同一张模具压制出的美丽却千篇一律的作品。工笔上色的黑白照片无法修饰一个人的面容,却会放大其特点。每一个人的长相都有共性和特性,正是这特性让我们有所区别,也让我们有了美丑之分。若以一致的标准来使人的特性趋同,这样的美丽另有保存的价值吗?
两者相比,就如同印花瓷杯之比青花瓷盏——前者的色彩可以更艳丽、花纹更繁复,但究竟趋于一致;后者再耗时费工也没有前者那样艳丽的色彩,却胜在那一抹唯一无二的天青。带上一层美丽的假面,却掩住了自己的喜怒哀乐,究竟是失了灵动精神。
再者,人们都是出于什么目的去P图的呢?因为想掩饰自己的缺乏、想“变美”。这样的想法人人都有,无可厚非。我们不阻挡追求美,可是我们阻挡为了迎合民众标准抹杀奇特美而创立公共美,甚至掩盖了本应最真实的心灵。恰如雨果所说,“相貌不过是一种面具,真正的人在人的内部。”理当如此!反观之老王的工笔上色图片,每一张照片都勾勒出人们与众差别的一颦一笑,不拘于世俗审美与时髦,洋溢着人文之趣。“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花之美就在于其自然气息与唯一无二;假花再逼真,也会因千篇一律而被一眼看穿。
最为可贵的是,老王这种坚守本心、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今世最为稀缺的大国工匠精神。既不迎合这大时代的快节奏,亦不会亦步亦趋地被时髦浪潮所裹挟,而是以自己的恳切与妙手,去描摹出每一个人最真实的面容。
这沉淀在这一笔一画的端雅与别具一格的古韵之中的民族气息与吃光陈香,足以让所有一键合成的模具式美颜相形见绌。工笔画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仍被视为艺术珍品,足以展现其凝练之美,人工合成美颜尚一推出便饱受诟病,凭此便可见其流弊。
然而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屈从与公共审美而放弃真我本色,重视模具化的美颜而弃细致的古板工笔画于掉臂,迷恋于简单快速廉价要领以取代慢工细活的精益求精。这着实让人忧心,是否有一天,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将覆上一层华美假面,而我们又如何才华摘下面具坦诚相待呢?
有的美丽逊于流众,有的平凡胜在差别。与君共勉之。